周公解梦手机版 起名 传统节日 加入收藏
提示:本站解梦意思来源于原版《周公解梦》。本站收集整理配图仅供参考,请勿盲目迷信。

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三伏天的由来及计算方法

最后更新:2022-04-04 作者:梦乡周公解梦

  三伏天的由来据说历史相当久远,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《史记·秦纪六》中云:“秦德公二年(公元前676年)初伏。”唐人张守节曰:“六月三伏之节,起秦德公为之,故云初伏,伏者,隐伏避盛暑也。秦德公是秦宪公之子,秦武公之弟。秦武公二十年(公元前678年),秦武公去世后,群臣未立秦武公之子公子白为君,而是拥立秦德公为君。秦德公继位后,重大举措是将秦国国都迁到雍(今陕西凤翔)。公元前677年,秦德公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鄜畤祭祀天帝,占卜吉利后住进雍城大郑宫。这样秦国子孙可以黄河饮,梁国、芮国都来纳贡。秦德公迁都,为以后的秦穆公时代强盛打下了基础。秦德公二年(公元前676年),秦德公下令在历法中设置伏日,并修建在伏日祭祀的伏祠。

  三伏,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统称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。

 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,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,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。简单地可以用“夏至三庚”这4字口诀来计算,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、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(头伏)和中伏(二伏)的开始日期,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(三伏)的第一天。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"庚"字的日子,如庚子、庚寅、庚辰……。因第三个庚日、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,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,所以,初伏的时间为10天,末伏规定也是10天。中伏时间则有长有短,可能10天,也可能20天。这取决于每年夏至节气后第3个庚日(初伏)出现日期的迟早。

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三伏天的由来及计算方法 转载请保留网址:https://www.mxyn.com/jie/1649037639.html
手机版访问:https://m.mxyn.com/jie/1649037639.html

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,之,小暑,三伏天,的,由来,及,计算,
  • [【夏】小暑]

    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,各地的小暑习俗都不尽相同,但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 小暑食新 在民间,小暑过后人们要尝新米,这就是小暑食新习俗。农...

  • [【夏】小暑]

    小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夏天的第五个节气,每年公历7月7日或8日,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。斗指辛。 小暑即为小热,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,但是并...

  • [【夏】小暑]

   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春夏养阳。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,要注意劳逸结合,保护人体的阳气。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,需注意平心静气,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。所谓无病三分虚,会...

  • [【夏】小暑]

    小暑的标志是,出梅、入伏。有关小暑节气的农谚包括: 小暑小禾黄。 小暑过,一日热三分。 小暑不栽薯,栽薯白受苦。 小暑种芝麻,当头一枝花。 小暑交大暑,热得无处躲。 小暑热,果...

  • [【夏】小暑]

    《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》 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,须知五月中。 龙潜渌水坑,火助太阳宫。 过雨频飞电,行云屡带虹。 蕤宾移去后,二气各西东。 《纳凉》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,画桥南畔...

周公解梦小程序,微信扫一扫
点击
推荐解梦
热门解梦
最新推荐
梦乡周公解梦 手机版 原版周公解梦大全查询 sitemap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

提示:梦到梦见之解梦意思来源于原版《周公解梦》。仅供参考,请勿盲目迷信。

Copyright ©2008-2023www.mxy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滇ICP备1700791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