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的标志是,出梅、入伏。有关小暑节气的农谚包括:
小暑小禾黄。
小暑过,一日热三分。
小暑不栽薯,栽薯白受苦。
小暑种芝麻,当头一枝花。
小暑交大暑,热得无处躲。
小暑热,果定结;小暑不热,五谷不结。
小暑南风,大暑旱。
小暑不见日头,大暑晒开石头。
雨打小暑头,四十五天不用牛。
小暑一声雷,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。
小暑雷,黄梅回;倒黄梅,十八天。
小暑热过头,秋天冷得早。
节到小暑进伏天,天变无常雨连绵,
有的年份雨稀少,高温低湿呈伏旱。
夏播作物间定苗,追肥治虫狠锄田。
春苗中耕带培土,防治病虫严把关。
棉花进入花铃期,修治追耪酌情灌。
空闲地上种蔬菜,头伏萝卜不容缓。
雨季造林好时机,精细认真管果园,
冬修榆树夏修桑,修整白杨于伏天。
割晒青草好时机,牲口冬季之美餐。
鱼长三伏猪三秋,增饵防病是关键。
小暑热得透,大暑凉飕飕。(沪、 湘、辽、晋)
小暑热得透,大暑凉悠悠。(川、 贵)
小暑凉飕飕,大暑热熬熬。(湘)
小暑过热,九月早冷。 (苏)
小暑热过头,九月早寒流。(冀)
小暑大暑不热,小寒大寒不冷。(桂)
小暑有雨旱,小寒有雨冷。
小暑雨如银,大暑雨如金。
小暑下几点,大暑没河堤。
二十四节气之小暑节气俗语和谚语 转载请保留网址:https://www.mxyn.com/jie/1649037688.html
手机版访问:https://m.mxyn.com/jie/1649037688.html
[【夏】小暑]
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,各地的小暑习俗都不尽相同,但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 小暑食新 在民间,小暑过后人们要尝新米,这就是小暑食新习俗。农...
[【夏】小暑]
小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夏天的第五个节气,每年公历7月7日或8日,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。斗指辛。 小暑即为小热,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,但是并...
[【夏】小暑]
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春夏养阳。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,要注意劳逸结合,保护人体的阳气。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,需注意平心静气,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。所谓无病三分虚,会...
[【夏】小暑]
三伏天的由来据说历史相当久远,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《史记秦纪六》中云:秦德公二年(公元前676年)初伏。唐人张守节曰:六月三伏之节,起秦德公为之,故云初伏,伏者,隐伏避盛暑也。...
[【夏】小暑]
《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》 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,须知五月中。 龙潜渌水坑,火助太阳宫。 过雨频飞电,行云屡带虹。 蕤宾移去后,二气各西东。 《纳凉》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,画桥南畔...
生活
人物
睡眠与失眠研究
生活
生活
物品
生活
人物